菌群、菌属、菌种和菌株的概念及区别

  • 发布时间:2025-01-23
  • 文章来源:杭州百达悦晟科技有限公司

菌属、菌种、菌株等是细菌分类命名的重要名词。在微生物学领域,菌群、菌属、菌种和菌株是描述细菌分类和特性时常用的重要名词。

以下将详细解释这些概念及其之间的区别。



菌群


菌群是由多种细菌混合组成的相对稳定的细菌群体,这些细菌具有某些共同性状。例如,大肠菌群包括大肠杆菌、产气肠细菌及其过渡类型。菌群通常存在于特定的环境中,如人体的肠道、皮肤、口腔等部位。在健康状态下,菌群中的不同细菌相互依存,维持着一种生态平衡,对宿主发挥有益作用,如促进消化吸收、抑制有害菌生长等。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可能导致菌群失调,进而引起各种健康问题。


菌属


菌属是菌种的上一级分类单位,由性状相近、亲缘关系密切的若干菌种组成。例如,芽孢杆菌属、葡萄球菌属和乳杆菌属等都是常见的菌属。菌属的划分有助于对细菌进行更系统的分类和研究,便于了解不同细菌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路径。


菌种


菌种是细菌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指表型特征相似、亲缘关系接近的一类细菌群体。菌种与同属内的其他种有着明显的差异。例如,大肠杆菌就是一个特定的菌种。在细菌保存和应用中,菌种通常指的是细菌的种子资源,用于长期保存和后续的培养研究。


菌株


菌株是由一个独立分离的单细胞系培养而成的纯遗传型群体及其一切后代。一种微生物的每一个不同来源的纯培养物均可称为该菌种的一个 菌株。同一菌种的不同菌株在某些特性上可能存在微小差异,这些差异可能影响其功能和应用。例如,乳酸歧杆菌BI-07和HN-019是两个不同的菌株,它们在益生菌领域的应用可能有所不同。菌株的命名通常基于其特定的来源或特性。


通过理解这些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为我们的实际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